其中,有规模、品牌、技术的企业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高,但中小企业接订单困难。
继续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机制,研究出台明确的太阳能热发电上网电价,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太阳能发电产业竞争力。意见稿还强调,要建立适应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的价格管理政策。
意见稿提出要从三个层面加快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此外,2015年11月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启动了约100万千瓦的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并出台示范项目临时电价机制,为下阶段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奠定坚实基础。该意见稿内容涵盖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三个产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意见,其正式提出,到2020年底,要实现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保有量达到8亿平方米的目标。其中,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显著扩大,形成西北部大型集中式电站和中东部分部式光伏发电系统并举的发展格局。对于成本指标,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底,太阳能热发电建设成本要达到20元/瓦以下,发电成本接近1元/kWh。
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保有量达到8亿平方米,年度总投资额约1000亿元。规范太阳能热发电站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验收,为投资人和国家的补贴资金带来质量及安全保证。随着我国西北部地区地面电站的逐渐饱和,以及光伏平价上网的条件达成,未来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发展高潮阶段,配合储能技术的成熟,东部及南部地区将兴起建分布式电站的热潮。
日本、美国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区域,但新兴市场如洪都拉斯、智利等规模也在快速扩大。(二)产业政策(三)技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新技术的道路且颇有成效。(一)发展概况截止2015年底,我国光伏业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00万千瓦左右。由于国内装机需求的旺盛,多晶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存在,2015年1-10月进口9.64万吨,同比仍大幅增加。
(二)成本2008年全球光伏发电平均每度电成本约为38美分,2015则下降至7.3美分左右,预计未来5年内还会再度下降30%。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
加之我国铟、镓资源丰富,在原材料成本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在这场光伏业市场争夺战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2、太阳能电池2015年,硅片产量约为68亿片,电池片产量约为28GW,同比增长10%以上。从光伏应用市场情况看,现阶段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大型地面电站,而分布式电站占比较小,截止2015年9月,国内地面电站装机占83.5%,分布式光伏装机仅占16.5%,这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明显的反差。2、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在屋顶建立电站,但是投资方一般难以获得屋顶业主的产权
2、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在屋顶建立电站,但是投资方一般难以获得屋顶业主的产权。其中,江苏中能(保利协鑫控股)为龙头企业,其凭借技术优势及产能优势,产量接近中国总产量的50%。日本、美国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区域,但新兴市场如洪都拉斯、智利等规模也在快速扩大。三、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一)技术由于铜铟镓硒技术的效率提升,制造成本上也可能比多晶硅更便宜。
4、光伏电站截至2015年9月,国内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已达37.95GW,其中,光伏电站31.7GW,分布式光伏6.25GW。(五)面临的问题1、电网: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仍然十分落后,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新电改中的输配分离仍面临技术、资金、安全等困境,这将会直接造成项目弃电等尴尬局面。
随着我国西北部地区地面电站的逐渐饱和,以及光伏平价上网的条件达成,未来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发展高潮阶段,配合储能技术的成熟,东部及南部地区将兴起建分布式电站的热潮。2、太阳能电池2015年,硅片产量约为68亿片,电池片产量约为28GW,同比增长10%以上。
成本的下降将会成为整个系统成本下降以及融资成本下降的标志,这将意味着产业高速发展时机来临。从光伏应用市场情况看,现阶段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大型地面电站,而分布式电站占比较小,截止2015年9月,国内地面电站装机占83.5%,分布式光伏装机仅占16.5%,这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明显的反差。加之我国铟、镓资源丰富,在原材料成本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在这场光伏业市场争夺战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进口地方面,韩国、德国和美国占据了83%的份额。(三)市场2016年国内光伏装机仍有望表现强劲,预计2016年国内光伏装机将突破19GW,将再度成为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二)成本2008年全球光伏发电平均每度电成本约为38美分,2015则下降至7.3美分左右,预计未来5年内还会再度下降30%。
电站产权制度的设计是制约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居民中推进的一大阻碍。(二)产业政策(三)技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新技术的道路且颇有成效。
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四)产业链1、多晶硅2015年,多晶硅产量约为10.5万吨,同比增长20%。
澳方目前尚未定论,但是美国新一轮双反已经落地,加拿大政府初裁常州阿特斯、天合光能、无锡尚德等10多家企业需缴纳双反关税。2015年,中国光伏对传统欧洲市场的出口份额继续萎靡,而对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增幅则依旧明显。
由于国内装机需求的旺盛,多晶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存在,2015年1-10月进口9.64万吨,同比仍大幅增加。多家企业开始在海外设厂,生产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3、太阳光伏组件2015年我国太阳能组件产量约为43GW,同比增幅达到20.8%,其中晶硅电池仍为主流。1-10月,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出口额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
国内生产多晶硅的企业约有18家,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前十家产量占比超过90%,前五家占比也超过70%%。今年1-9月,我国光伏相关行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
骨干企业多晶硅生产综合成本已降至9万元/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100KWh/kg,硅烷法流化床法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时。3、双反调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提出了对华产品双反调查。
高效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以及汉能薄膜发电技术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院认证,我国其铜铟镓硒组件最高转化率达到21%;砷化镓组件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最高转化率达到30.8%,皆创世界最高纪录。(一)发展概况截止2015年底,我国光伏业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00万千瓦左右
他说,十三五期间,西北各省新能源都将面临在本省电网无法消纳的问题,需优化网架结构、发展特高压电网实现跨大区外送,从而缓解日益严峻的新能源消纳矛盾。其中大规模集中并网光伏电站总容量560万千瓦,5年累计发电量17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总容量46.7万千瓦。青海省长郝鹏25日在青海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青海省2015年新增发电装机872万千瓦,总规模达2165万千瓦,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与此同时,青海省还建成了世界最大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
同时,青海有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公里,被认为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理想之地。青海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日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达5800至7400兆焦/平方米。
电站的投产使用在有效利用了当地荒地、荒坡的同时,并遏制了土地的荒漠化,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张洪平此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2015年底,青海新能源已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为607万千瓦,约占该省电力总装机容量的三成。
郝鹏表示,十三五期间,青海将加快黄河龙羊峡以上河段水电站建设,推进海南、西宁北750千伏输变电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扩大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投产以来,该电站每年将8.24亿千瓦时的绿色能源输送到西北电网。